5.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对试验中测试的数据和结果,需要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分析与处理,才能指导设计。 (1)试 验 结 果 有 效 性 确 认。对 试 验 的 实 施 方案、试验全过程、试验件、试验数据和结果等都应进行有效性确认。 (2)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应分析处理的试验数据包括应变测量数据、位移测量数据、试验件变形和破坏记录等。 (3)试验数据的保持和积累。对于不合理和分散性太大的数据应该剔除,但 必 须 加 以保 留 和积累,以备以后查用。 5.1高温应变修正方法 常温应变测量体现出所见即所得的思想,而由于现有的高温应变片设计上的不足,无法直接得到高温应变数据,因此必须进行必要的修正,现给出具体的修正方法,以得出真实的高温应变值。(1)导线电阻修正高温应变测量时,高温导线常用电阻合金,其电阻值较大,2m 长的高温导线的电阻可达几个欧姆,应按照下述公式进行导线电阻修正。

式中,ε1L为经导线电阻修正后的应变读数,με;ε仪 为应变计原始指示应变读数, με;R 为应变计电阻值,Ω;RL为导线电阻,Ω。 对于用两根导线的情形,RL是两根导线的总电阻。对于三线法,RL是一根导线的电阻。 (2)热输出修正 根据试验件测点的实际温度,按照事先已测定的热输出曲线,查出对应温度的热输出值,从经导线电阻 修 正 后 的 应 变 读 数ε1L 中 扣 除,采 用 下 式修正: ε2L=ε1L-εT (2) 式中,ε2L是热输出修正后的应变读数。 (3)灵敏系数修正 根据测点实际温度,按照已知高温应变计灵敏系数 KT随温度变化曲线,用下式修正: ε=(K仪 ×ε2L)/KT(3) 式中,ε 为经灵敏系数修正后的实际应变,με;KT 为实际温度T 时应变计的灵敏系数;K 仪 为高温应变测量时应变仪灵敏系数。 一般设置为应变计的室温灵敏系数,测量过程中,K仪 固定不变。经过以上3项修正后,得出实际应变值。
5.2位移测量法确定蒙皮失稳临界值 采用位移测量的方法也可以确定蒙皮/桁条的失稳临界值。如图3所示,一般按蒙皮屈曲波峰或波谷处的挠度和桁条的侧向位移δ随载荷P 变化的曲线,确定蒙皮和桁条的失稳临界值Pcr。

5.3通过位移计进行屈曲预估 单应变计的力/刚度法是由Jones和 Green提出的一种已被采用的屈曲预估技术,已经用于预估壁板的屈曲载荷。某试验需要采用单应变计的力/刚度法来确定局部弯曲应变。单应变计的力/刚度法将应变计的输出分为两部分:线性响应和非线性响应。

图4给出典型的单轴压缩载荷作用下屈曲与应变计响应关系,当壁板开始弯曲时,应变计响应的线性段结束,之后为非线性响应。单应变计法利用应变计的线性响应来确定非线性响应部分的弯曲应变。通过线性部分拟合出一条直线,沿弯曲开始点外推,假设应变计继续线性响应,应变计输出将沿虚线进行。在外推段,对应各外推点,可以根据测量应变与线性外推应变的差值计算弯曲应变 D,计算得到的弯曲应变可用于绘制力/刚度图。图5给出典型的力/刚度图,该图中 F/D 为F的函数(这里F 为压缩载荷),D 为图4中对应的弯曲应变。曲线向下延伸与 F轴的交点即为临界屈曲载荷。通过在 F/D 曲线靠近下端部分选择一个线性拟合区域,该直线可以向下外推至力坐标轴,从而得到屈曲破坏载荷。拟合区通常在 F/D 曲线底部并依赖于判断、经验及假设曲线与力轴交点之前载荷路径和模态不变。该技术预估的临界屈曲载荷为一阶模态的弹性屈曲载荷。

|